English

21世纪教材出版的新思路

2000-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黄宝忠 我有话说

许多高校教材出版由于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缺陷或不足:教材内容滞后于学术成果,理论性强而应用性不够,特别是在应用学科领域尤其如此;在出版结构上,重复、雷同现象严重;读者面窄。浙江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国际经济法导读》系列丛书,则为克服这些缺陷与不足作了一番探索与努力,也为今后高校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模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示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在即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法学领域的一个紧迫任务便是尽快地与国际法接轨,特别是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的知识和体系,以资国内法学专业学生、法学界、经济商业领域、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参考之用。由于国际经济法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强、门类广、专业知识要求高等特点,决定了编辑这样一套丛书的基本要求是:它既要具有一般专业图书或教材的理论高度和学术含量,能从中反映出目前在此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同时又要便于相关领域的人士在实践操作中能起到工具性作用以备作查考、指导。丛书策划者和作者也正是遵循这一主题思路,总结传统教材、教辅图书之不足,参考、借鉴国际著名大学出版社诸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等教材图书之长处,在多方论证、探讨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将学科理论、法规规条、案例分析三者结合,用专家导读的方式进行诠释,从而打破了常规的只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指导或只顾及应用而疏于理论之不足。它以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让读者能用尽量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信息,同时便于掌握、操作和利用。总括起来,本丛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长处:

首先,表现在编撰体例及导读内容上。国际经济法领域广泛、门类众多,本丛书以类归册,将之分为五大类,即《国际投资法导读》、《国际贸易法导读》、《国际经济组织法导读》、《国际经济争端法导读》、《国际金融法导读》。每册书分为“学科导读”、“法规导读”、“案例导读”、“附录”四大部分。“学科导读”重在理论阐述和学术分析,这一部分相当于传统的教材内容。“法规导读”部分则在列出本专业范围相关法规、法条的同时,对有关重要、难懂及在实践中使用频率高的法规、法条,用旁注的形式作了重点导读。“案例导读”举用各自领域的经典而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予以分析指点。“附录”部分则列出了与本领域相关的一些术语、机构、重要词汇的英汉互译及出典,以备所需;其次,在丛书编撰作者队伍的组成上。本丛书作者组成以新浙江大学法学院中青年学科骨干为基础,邀请国内国际经济法学界权威余劲松先生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欧洲与德国经济法、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弗兰茨·尤尔根·赛克担纲顾问;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德方副总裁斯蒂芬梅斯曼为本丛书作序;最后是丛书的开本和内芯设计上采用目前国际最新流行的16开本式样,在每部分的正文内芯的左或右面留出一条空白。特别是“法规导读”部分,安排每页左或右的三分之二篇幅为法规,另三分之一以旁注的形式作导读内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使用。正如赛克先生在序言中所说,本丛书“对于涉足中国商法领域的法律工作者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价值”,“丛书所包括的相关法律和惯例,使得外国读者也能理解这些立法应用的实践结果”,因而他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在国际上发行,从而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和认识。

(《国际经济法导读丛书》,共5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